發新話題
打印

岳飛的刺字“盡忠報國”為什麼誤傳成了“精忠報國”?

岳飛的刺字“盡忠報國”為什麼誤傳成了“精忠報國”?

現在也有一些關於岳飛的史料記載,把“盡忠報國”寫作了“精忠報國”。游彪教授認為這很可能和宋高宗有關系

岳飛在對抗金兵入侵的戰斗中,立下了赫赫戰功,為了表彰岳飛,當時的皇帝宋高宗御賜了“精忠岳飛”四個字給岳飛,並且讓手下人做成了一面寫有“精忠岳飛”的旗幟。以後凡是岳飛出征的時候,都會帶上這面寫有“精忠岳飛”的大旗幟。到了明清以後,“盡忠報國”就變成了“精忠報國”,這實際上是明清人的誤解。

游彪教授說,明清時期,把“盡忠報國”變為“精忠報國”,更多的是在宣揚一種帝權,因為“精忠”這兩個字是宋高宗御賜的。想要激勵當時的老百姓在國家危難的時候,發揚這樣一種精忠報國的精神。實際上,在元朝的時候,蒙古人佔統治地位,漢人的社會地位相對低下。到了明朝,盡管朱元彰建立起漢人統治的政權,但實際上明朝時期,外患仍然很嚴重,北方的蒙古勢力很強大,所以在這種情況下,需要全體老百姓用這種“精忠報國”的精神來鞏固和捍衛漢人的政權。所以“盡忠報國”就慢慢流傳成了“精忠報國”。

TOP

發新話題